“茶”的文化符号学诠释

“茶”的文化符号学诠释

5阅读 2023-09-26 07:52 文化

文化符号介入哲学研究已成趋势。卡西尔认为 “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”,“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,才能理解人开放的新路——通向文化之路” 。卡西尔将人置于文化视角上的这一思考,虽使人的本质在理论上获得新内涵,但也存在一定局限,因为在《人论》一书中所指的符号,主要是文字类的书写符号。符号学家约翰·迪利认为“万物都是某种方式的符号” ,即人类的文化成果应体现在各种各样的符号中。这就是说,无物不是符号,茶也是符号的一种,茶符号是茶文化的焦点。

目前,从茶文化、茶道等角度解读茶的文章可谓不计其数, 但从符号学角度研究茶的文章却较少, 只有吴远之 《文化符号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茶道为例》等不多的几篇。有鉴于此, 以符号学作为研究茶的新视角, 期以敞开“茶”被忽视的细节,解读茶符号及其文化含义,探索茶符号背后的文化世界。

茶成为文化符号何以可能

目前, 中外学界对符号的定义莫衷一是,但符号作为一种对普遍思维规律的文化思索,目的是理清人表达与认识意义的方式。我国学者赵毅衡指出:“符号是携带着意义而接收的感知。”

换言之,符号与意义具有锁合关系。我们以中国文化符号为例, 如夸父意味着顽强进取精神;长明灯意味着灵魂不灭;孔子意味着万世师表;道教意味着长生久视。有趣的是,在中国绘画中,某些动物与植物也被符号化赋予了情感寄托。松鹤寓意延年益寿;蝙蝠寓意福气迎门;猴马寓意马上封侯;锦鲤寓意年年有余;兰竹寓意君子风骨。

可见,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被表达,符号的用途也是为了表达意义。在诸符号系统中的自然符号 (如风雨雷电、花草树木等物,茶包括其中)原本并非是为了携带意义而出现, 它的产生是有特定的依赖条件。主要依赖于“思维场、文化场、心理场”,其中“符号的文化生成部分,脱离不了文化场的土壤”。

如“月晕础润”:一方面,古人通过观察与实践,发现月晕(月亮泛起光晕)起风,础润(宫殿基台湿润)落雨,此现象虽是自然界发生之事,与人无关,但这些自然符号间的关系,却是通过人们的意识加工而得来的。另一方面,苏洵《辩奸论》言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至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“月晕础润”这一自然现象反映在人的意识里,被人的意识加以符号化,携带了特定意义。

那么,茶何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呢?

一方面,在“能指”的现实性上讲,中国是茶的故乡。首先,有大量史料记载茶事,如: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“谁谓苦荼, 其甘如荠” ;《尔雅·木部》:“茗、苦荼” ;陆羽《茶经》: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,齐有晏婴,汉有扬雄、司马相如,吴有韦曜,晋有刘琨、张载、远祖纳、谢安、左思之徒,皆饮焉。”。而且与茶相关的名人轶事也是不计其数,如孙皓赐茶带酒、隋文帝饮茶治头痛、武则天以茶喻福祸、宋徽宗被誉为茶痴皇帝、杨万里视茶如命、易安居士角茶助学、唐伯虎书画写茶情、郑板桥茶结良缘等。

其次,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,我国茶学科研人员对茶叶的“染色体核型”和化学成分“儿茶素”进行了分类比较研究,确定了野生茶树进化等级, 证明四川金佛山野生大叶种茶树最为原始, 这为中国是茶的故乡提供了确凿证据,在“能指”的意义上为茶符号找到了依据。

另一方面,在“所指”的文化性上讲,首先,其“指示义”为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” ,茶生于林野,受水泉涤洗,气韵高洁。这与佛养心、道修身、儒治世的理想性格和人生追求相互契合。佛家以茶参禅礼佛、儒家以茶自省明志、道家以茶养生敬奉,均期以由茶观道、悟道,觉解人生。其次,在“含义”上,古人认为“茶”字可解释为,人在草木之中。

儒士僧侣将儒释道之智慧注入茶理,表意人生。如佛家讲“吃茶去”,意在喝茶吃饭间识得自性,觉成正果,点亮菩提灯心;道教认为茶乃养生之仙草,以茶养形辟谷, 渗透长生久视之思想;儒家发皇“仁爱”本心,自唐以来,如春秋大祭、殿选御试等均有茶仪茶礼,再将茶引入家礼,行于婚丧嫁娶,后世更有“无茶不礼”之说。

我们如何看待茶符号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呢?

要回答这个问题,须回归到生活本身。因为生活的存有,需借助文化的完成才能成型,否则,生活只会停留在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。我们大体上可以把生活分为两类:理性活动和情感寄托。茶符号是茶文化的典型体现。也就是说,茶符号既是茶文化的焦点,通过茶符号建立起来的茶文化,在本质上也是符号,是以符号构造的茶文化体系。同时,茶符号也是展现人们生活(理性活动与情感寄托)方式之一。从理性活动看,符号强调自身的理性特征。茶符号在我们理性活动中,所承担的基本角色是帮助人们思辨地、客观地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。首先,茶的安顿性很好地落实了中国文化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,秉持中道,排斥极端激进主义。茶文化受此影响,精行俭德,从容自在。其次,茶的反身性再现了中国文化的比附思维。

中国传统思想中将茶比作人的伴侣、将品茶视为人生历程, 从中两相观照, 读出人生、生活、生命等多重意味。这表明,茶符号传递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并影响着人们的理性活动,而人们理性活动的完成,须借助符号的文化力量。茶符号之中有理性的成分,或者说,茶符号就是理性活动的结晶。

另一方面, 符号又将人置于情感寄托中,茶符号在我们感性活动中, 作为一种情感寄托,主要注重人的文化属性,即“精神现象”的存在意义。中国文化只是中国人的一个影子,中国人也只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影子。“茶作为基础的情感寄托,已成为集体意识或者文化基因” 。

赖功欧先生也以为“没有儒释道,茶无以形成文化,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曾分别地作用”又“综合贯通地共同作用”于茶文化。这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无意识文化基因,在生活劳作与文化传递的有意无意之间,或多或少地渗透进中国人的生命中,茶符号给中国人带来获取情感寄托与体验的一种可能。也就是说,符号作为文化的焦点,以文化来调节、运转、安顿我们的生活、生命,给人们决定了一个文化的人生方向。

要之,茶这一自然物被称为文化符号,在于茶被意识加工而符号化后, 便携带茶的文化意义。茶文化的生成脱离不了中华文化场的土壤。茶符号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文化符号,在于其吸收了中华文化的力量形成了茶文化,反过来又与其他文化符号一起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整合与成熟。茶符号促进人们理性活动的发展和情感寄托的实现,使茶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实现有机结合。因此,当我们确定“茶是文化符号”这一观点时,我们便可以继续探求,茶符号之文化精髓为何,又如何在生活世界中展开?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做进一步分析与解读的。(来源:一盏茶的时光)

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上一页:“乘月品茗、天宫共饮”中茶普洱金秋茶友答谢会—郑州站,完美落

下一页:下关秘境邦东那罕大树小方片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